球员时期是一名中锋,在波波维奇手下打球并随队夺得NBA总冠军,同时也曾在火箭担任助教期间为土耳其球员申京提供指导。
拥有这样的履历,或许是为杨瀚森量身定制的最佳教练。
他的名字是蒂亚戈·斯普利特。随着比卢普斯因赌球事件遭到逮捕,斯普利特成为了开拓者的临时主教练,同时也成为NBA历史上首位巴西籍主帅。
虽然开拓者教练组中还有内特·比约克伦这样的资深人选,但从执教履历来看,斯普利特似乎在资历和能力方面更胜一筹。
40岁的斯普利特不仅在篮网和火箭任职助教,还得到了传奇控卫史蒂夫·纳什以及波波维奇门徒乌度卡的指导。他不仅学习NBA体系,还曾执教巴西U23队,并带队在加拿大青年篮球赛事中击败美国队夺冠。
真正让斯普利特崭露头角的是他在欧洲执教的表现。
上赛季,他首次担任主教练便加入了法国巴黎篮球俱乐部。在当时,他没有彻底否认前任教练托马斯·伊萨洛的战术体系,而是选择沿用其核心框架,并进一步优化完善。
托马斯·伊萨洛目前执教孟菲斯灰熊队,并被看作是教练领域的潜力新星,其执教理念强调速度、传球和进攻的多样性,曾率巴黎队在欧洲杯联赛表现出色,创下单赛季每百回合127.6分的记录。
斯普利特延续了这种快节奏的进攻风格,并注入了自己对挡拆战术的理解,最终帮助巴黎队维持高效得分表现,同时场均三分球命中数达到了法甲联赛的顶尖水平。
强调快速进攻和团队配合,这种战术风格与杨瀚森或许不太契合。就拿杨瀚森在对阵勇士时的表现来说,两次空位三分机会,一次犹豫后传球失误,一次硬拼单打不中,这种处理球的习惯显然与斯普利特高效果断的要求相悖。
相对而言,同队的克林根早在开季前三场比赛中三分线外11次出手,命中了其中4球,表现果断。这些都说明杨瀚森在投篮果断性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。
尽管斯普利特承诺不会彻底改革开拓者的战术风格,但他上任后显然会加快球队进攻节奏,并进一步增加五小阵容的比例,而杨瀚森能否适应这种快节奏打法,依然有待观察。
斯普利特对防守亦有自己的见解。他强调动态防守,每名球员都必须参与到换防中,尤其要求大个子球员在篮下和外线之间快速移动,为全队防守提供支援。这样的策略对杨瀚森的脚步速度和位置感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就拿斯普利特在巴黎的案例来说,他专门设计了一套换防机制来保护球队的核心控卫TJ·肖茨,从大个子到小个子的连续防守转换展现了他的独特理念,而在开拓者,多个具备防守天赋的灵活后卫也使得这种战术更加可行。
但目前的杨瀚森显然无法担任动态防守中的核心角色,他更需依赖队友弥补防守漏洞。可以说要全面融入斯普利特的体系,他需要大力提升自己的脚下速度和防守覆盖范围。
在斯普利特的篮球理念中,中锋的位置更多是工具角色,甚至可能在比赛关键时刻让位于小阵容,以追求攻防速度的极致化。因此,斯普利特的到来不仅对杨瀚森是挑战,也可能为他提供一条成长的机会之路。
斯普利特对杨瀚森的潜力表示乐观,认为他的身体条件和传球能力出色,但也坦言杨瀚森目前只是球队的储备力量,需要时间和耐心。他自己也曾是首轮第28顺位的新秀,经历过漫长的等待才在NBA登场,或许也正因如此,他更能理解杨瀚森的处境,与之共情。
斯普利特从欧冠赛场磨砺数年才于26岁加入NBA,即便如此,他也曾面临异样眼光,被讽为“面条人”。通过波波维奇的耐心指导和自我调整,他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大前锋。
年轻蓝领中锋的成长往往伴随困难,但斯普利特的经历让他更有可能耐心指导杨瀚森,从而帮助其迈入现代篮球标准。在这种情况下,斯普利特或许不会在短期内冷落杨瀚森,即便出场机会不多,他也会为杨瀚森的个人成长保留足够的空间。
对于关心杨瀚森发展的球迷而言,纵使成长路充满挑战,但至少能够期待斯普利特对他予以充分的培养。不论如何,这也许是送给杨瀚森的宝贵“后盾”?



